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申健宇:陶之间、觅从容——云南陶之间陶艺工作室创办人申健宇
商会纵横:在云南这块红土地上,黏土俯首皆是,四千多年前,云南的先民已经知道如何烧制土陶器,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制陶技艺,在云南各地的隐秘角落里默默生存。跟众多的传统工艺一样,当土陶遇见现代社会,便不可避免开始慢慢走向凋零。所幸,在众人投身时代大潮匆匆前行时,总有少数人坚守着传统。云南“陶之间”陶艺工作室的创办者申健宇,就是这样一位坚守者。在昆明市工商联的支持下,申健宇的创业路走得稳稳当当。
商会纵横:申健宇,云南临沧人,从小对陶艺情有独钟,今年33岁的他,已经在烧制土陶的道路上探索了八个年头。2006年,申键宇从西南林业大学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毕业前夕,家人已经为他安排好了稳定的工作岗位,但申键宇却没有按照父母划定的路线前行,而是带着对陶艺事业的执着和热爱,背上行囊,开始了游走于云南山水间的独行采风。他期待在充满民间智慧的各地原生态环境中,找到创作陶艺的灵感。他没想到,他这一走,就是4年时间,四年里,申健宇用双脚丈量了云南70%的制陶原产地。
云南陶之间陶艺工作室创始人申健宇:2006年毕业我就创立了陶之间这个品牌在创业的过程中,自己争取机会压缩时间,去游走、学习。
商会纵横:放弃稳定的工作开始寻游,没有创业基金、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收入来源,仅凭一腔热血创江湖,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来说,似乎很冒险,但他仍在坚持。2013年和2014年,申健宇凭借执着的创业热情和完善的创业计划,连续两年获得政府部门扶持的创业贷款共14万元。有了这些资金作支撑,他开始静心烧制一件件叫做云南陶之间的作品。
云南陶之间陶艺工作室创始人申健宇:我自己那时候没有窑,所以在游走的过程中,就拼命的去做,麻烦师傅帮我们烧制,做好以后送到当初自己的一个小店,那个店在昆明周围在一个城中村15平米的一个小屋里,虽然环境很糟糕,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甜美,当时我就很热爱这个行业,在那个地方做,用布帘子一拉,前面就是我的展示区,后面就是我的家。
商会纵横:申健宇的第一个小作坊,仅有15平米,这处狭小的空间既是铺面也是作坊还是他的起居室,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在申健宇脸上,我们却丝毫看不出他创业之初的痛苦和磨难,在他看来,没有挫折的创业路就像海市蜃楼般虚幻,真正的创业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
申健宇:还是那段时间,特别苦的时候,昆明市周边有制作生活器皿的瓦窑,我自己还没有窑,就骑着特别小的电动车,轮子很小的那种,路上的灰就非常厚,根本骑不稳,当时大的渣土车一过的时候,自己不敢闭眼睛,怕有危险一直睁着眼睛,等车过的时候,满脸都是灰,眼泪会不自然的流下来形成两条沟。当时我就觉得有点自怜自艾的感觉,我就在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我为什么没有选择更安逸的生活,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我做得很值。
商会纵横:为了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申健宇已经总结出无数套应急预案,他知道,创业路上既要未雨绸缪为陶之间制动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还要追求执行合一的最大效果。对粗陶的热爱,让他坚信,风雨过后总能见到彩虹!
申健宇:有时候我跟我的员工们聊天,我总跟他们说,人一定要有梦想,当初我毕业的时候梦想是什么,梦想有一个自己的小电窑,特别小一万多块钱那种,可是当时没钱,慢慢的,过了几年,电窑有了,有了电窑以后,又看见别人有液化气窑,很大,哇,看着口水都流了,特别想要。也是不断不断的坚持,不断的走,后来液化气窑有了,有了以后想要更大的窑,前两年说特别想玩柴窑,当时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梦想,是一种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慢慢的,现在自己的柴窑也有了。
商会纵横:从电窑,到液化气窑,再到柴窑,是申健宇创业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陶之间的每一件粗陶,也都是申健宇在这第三个时期里,心情的物化表现。出自陶之间的每一个作品,都带着他特殊的感情和故事。乍看之下,他架上陈列的不过是一个个普通的泡菜坛子、一只酒壶,一个土碗,但事实上,他借助传统烧窑工艺的同时,已经有了创新,比如他的原创普洱茶具,和煮茶套装等等。申健宇对于陶艺的制作近乎苛刻,他不能容忍哪怕一点点瑕疵,只要出一点问题就会砸掉重做,一个简单的粗陶器皿,在他手里经过多少努力和多次失败,才呈现出了最后的样子。因此,陶之间的每一件作品,都透着粗陶工艺的光芒。
申健宇:从它的选址是否符合你烧制这个材料的基本条件,现在在昆明市都基本做不到,很难做到。柴窑完全完全凭着自己对火的经验,对时间 火候的掌握,去形成很漂亮的一些陶制品。
商会纵横:申键宇的创作灵感很简单,那就是“好用”,他的全部创作灵感都来源于之前游走云南那四年的积累。目前,他的陶之间已经有九个加盟店,作品远销内蒙古、北京,全国经销商有三十多个。在陶之间作品走向全国市场时,也把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带出了云南,云南民间文化在以另外的一种方式传播、传承和发扬着。
申健宇:我把自己的产品定义为粗陶,粗陶,粗,只是一种语言,粗陶可以细作,对于粗陶这两个字,我很有发言权,我可以这样说,在云南我们是首家原创手工粗陶,也是我们主导的,做云南人自己的茶具,做普洱茶具专属茶具的引导者,所以我对于粗陶这块的市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商会纵横:陶之间、觅从容,经过多年的坚持和积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陶之间的原创陶器,它包含着云南粗陶的精湛技艺,显露着云南多元的风土人情,也是云南古土陶的当代传承。创业路上,昆明市工商联等职能部门的支持,是申健宇前行的动力。坚持和梦想一直陪伴着这位奋发向上的青年。他的创业史在师弟师妹中口口相传,成为西南林业大学学弟学妹们的创业榜样。
陶之间员工:他做的壶,有一些客人因为之前买过,后面再来找就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但是客人也很喜欢,因为他做的每一把都有当时情况的感觉,像客人说的它每一个都有生命在里面。
商会纵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申健宇是昆明市工商联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受益者,政策的支持让他在陶艺事业中走得更稳、更远。他说,他会带着愉悦、平静、惬意、追求和热爱继续发扬陶艺事业,让独具云南特色的粗陶借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走到全国、走向世界。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