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长的烦恼
中国有一个特点,就是搞文艺创作的牛人,喜欢在高中辍学。
譬如韩寒,高一辍学去写小说去了。
再譬如罗永浩,高二辍学去混社会去了。
在正式辍学之前,罗永浩和教育体制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摩擦。
在《我的奋斗》为主题的全国巡回演讲中,罗永浩回忆了他求学生涯的两件趣事:
小学时期的罗永浩爱看闲书,阅读量颇广。
所以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他喜欢指出老师讲课的问题。
被一个小学生指出毛病来,老师的面子上挂不住,就对他说:“上课要举手才能发言。”
后来每次老师讲错,罗永浩就积极地举手。
老师见他举手就看向别处,压根不理他。
于是罗永浩就拿着手到老师跟前晃。
在东北,家长送孩子上学时会跟老师讲:“如果我这个孩子不听话你就往死里打。”
罗永浩遇到男老师经常挨揍。
女老师放不下身段去打他,无奈之下,这位老师只能叫来她高一的儿子打他。
罗永浩当时小学三年级,面对比他高两个头的高一男生,他彻底放弃了抵抗。
高一男生将他拽到一个阴暗的角落,连踢带踹打了他十分钟。
然后对他说:“你先回去。”(因为上课铃声响了)
罗永浩很紧张,他问:“什么叫你先回去?”
高一男生说:“45分钟后见。”
回到教室后的罗永浩一直没敢出来,直到同学叫来了他的哥哥,才将他领回了家。
以上这段经历,在我的键盘下似乎有些悲凉。
众所周知,罗永浩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相声演员,他有化凄凉为搞笑的本领。
罗永浩一本正经地说:“多年后,我见了很多伟人原谅欺负他的人的事迹,譬如曼德拉,出了监狱后原谅了那些在监狱中欺负过他的人。但是我始终无法原谅当初派她儿子来打我的女教师。”
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女教师有两个儿子,一个小学四年级,一个高中一年级。
我想,如果我是个畜生,我要派我的儿子去打我的学生,我至少派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去打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你如果还有人性,怎么可以派高一的孩子去打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呢?”
另一次,老师要求学生们去操场上转一圈写一篇记叙文。
别的同学写的都是五星红旗飘扬在校园上空,而罗永浩写的是五星红旗耷拉在校园上空。
老师当众读了他的作文,批评他哗众取宠。
罗永浩这次直接站了起来,对老师说:
“哗众取宠这个成语呢,您用错了,我写了作文是交给您一个人看的。即便我哗了谁也不能哗众,因为您是一个人,不能‘众’。”
全班骚动,一脸坏笑,老师说你给我坐下。
罗永浩说:“我说完就坐下。”
“现在,是谁把这个文章拿到五十多人的班里大声念,说给大家听,这才叫哗众取宠。”
老师将他叫到了办公室,训了两个多小时,罗永浩最终只能投降:“老师我错了,我改。”
老师一脸欣慰,自己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可算没白忙活。
罗永浩说,老师您看我改成这样行不行:“说来也怪,尽管校园里没有风,五星红旗依然飘扬在校园上空。”
这种话说出来确实大逆不道,写出来我都有点担心被封号。
罗永浩并不强烈的求生欲以及过分放飞自我乃至有些嚣张的个性,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今后他将受到的鞭笞。
二、被迫沦为一名教师
到了高二那年,17岁的罗永浩实在无法忍受古板的教育体制,决定辍学。
辍学不是一个人的事,他告诉父母,自己日后想当一名作家。
罗永浩在小学初中时曾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散文、诗歌,因此家人一直对他抱以厚望,听到他想当一名作家也没觉得他脑子有问题。
罗永浩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读了三年闲书,高中生读鲁迅的一篇文章,他则读《鲁迅全集》。
3年后,罗永浩作为一个20岁的成年男子,认为是时候去实现经济独立了。
他开始找活干,卖羊肉串,倒卖中草药、旧书、走私车,还做过半年传销,但这7年都没能让他赚到钱。
27岁的罗永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不知所措。
恰逢这时新东方打着百万年薪的广告招聘英语老师。
罗永浩自称生平最讨厌两样东西,一个是英语,另一个教师。
但由于极度缺钱,看到“百万年薪”这几个字后,罗永浩欣然接受了他生平最讨厌的两样东西。
11年后,罗永浩用他极具煽动性的语言说: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谁能给我百万年薪,无论让我做什么事情......我都会慎重的考虑一下。”
2000年,罗永浩回到家告诉父母:我要用一年的时间把自己关起来备课,然后去一个私立学校当英语教师。
后来外界许多人简简单单地用罗永浩学了一年当上新东方英语老师来赞美他的天才。
但这一年的过程并非大家想的那样轻松,罗永浩起先在家闭关背了两三个月的单词,然后跑到北京新东方上了一个月的课。
这一个月非常艰苦,他的身边充满了刻苦的人。那些热血青年常常比赛谁更努力,熄灯后大家还会偷偷背单词,还比赛谁背得晚。
某天罗永浩想和同学比赛谁背单词背得晚,他打了个盹醒来后发现旁边的同学向他比了个剪刀手,而当时已经是凌晨4点了。
夏天简陋的教室内没有空调,两边只有排气扇,排出室内40度的热风吹进室外38度凉爽的风。
一个月的培训结束,罗永浩生怕回家就完全丧失了斗志,就在北京郊区租了一个农民房,营造出艰苦卓绝的氛围督促自己狂背单词。
经过过去几年的教训,他发现自己身上有个毛病:第一天斗志满满,到了第三天斗志便丧失殆尽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去旧书摊背回了一百多斤不重样的成功学书籍。
每当他想要放弃时,他就看一些成功学书籍来激励自己。
到考试结束时,那一百斤书只剩下了几本。
考完试,罗永浩给俞敏洪写了一封万字长信:
从这封《给我个机会面试吧,我会是新东方最好老师》为主题的求职信中,可以发现罗永浩日后常用的套路:靠贬低他人来吹牛。
俞敏洪看了罗永浩的万字长信后,“教过半年传销课”这句话吸引了他,虽然有很多要求罗永浩都不符,俞敏洪还是决定给他一次面试的机会。
头两次试讲,罗永浩十分紧张,讲得一塌糊涂,俞敏洪已经想放弃他了,但在他苦苦哀求下,俞敏洪答应给他第三次机会。
那年春节他没回家过年,怕见到家里人怜悯的目光击溃他的自尊心。
第三次试讲,由于前面的老师讲得一塌糊涂,罗永浩意外地一点都不紧张,他顺利通过了试讲,在新东方一呆就是五年。
新东方阶段,罗永浩虽然没能拿到百万年薪,但一年也能赚50-60万。
也是在那个阶段,罗永浩的学生将罗永浩的讲课录音上传到网上,一时间风靡网络。
后来,由罗永浩学生汇编而来的语录,在中文互联网上被称为老罗语录。
老罗语录的精髓在于一本正经的搞笑,譬如:
“我是诗人出身嘛(下面笑作一团)。
干嘛?你们这辈子没见过活的诗人吗?
在我们这种不要是诗歌年代里,诗人都成恐龙啦。
我就是古代的诗人,但古代的诗人逛窑子,我不去,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和古代的傻诗人一样。
现在人民不需要诗歌了,为了生计,我一咬牙被迫沦为一名教师。”
被迫沦为......
这件事在罗永浩身上还会持续地发生。
三、为了交朋友
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是罗永浩人生第一次真正赚到钱的履历。
但是很快他就开始不满足了,因为他开始看不惯新东方一些教师的做法:
有的老师为了学生评分,就拿自己和轮椅姑娘十几年的虚假爱情来骗取同学的眼泪。
此时,已经相当富裕的罗老师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他毅然辞去了新东方的工作,再次下海创业。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一个英语老师,创业应该是开英语培训机构。
但是罗永浩的眼光和野心都十分远大,他跨界进军了互联网。
2005年被称为中国博客的发展元年,彼时博客用户超过了500万。
2006年则是中国博客的扩张年,博客用户达到了1748.5万。
罗永浩就是在2006年创办了他的博客网站:牛博网。
巅峰时期的牛博网一度汇集了了梁文道、韩寒、连岳、柴静等一批知名作家,日访问量最高更是达到了100万。
牛博网辉煌过,也做过不少好事,例如厦门XP事件、汶川地震组织募捐等等。
但是由于这里言论过于自由,讨论的都是一些政治敏感的事件,因而于2009年被关停。
在彻底被关停前,罗永浩为了生计开始张罗着他的新事业:开英语培训班。
2008年,罗永浩创办“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军英语培训行业。
英语培训毕竟是罗永浩的老本行,可以让他安安心心地赚钱。
2009年,既为了宣传自己的英语培训,又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顺便赚点钱,罗永浩开启了他“我的奋斗”为主题的全国高校巡回演讲。
ps:上述的几个案例,便取材自他的演讲。
虽然罗永浩讲了好多场相同的演讲,但他凭借着不亚于相声演员的幽默,赢得了在座观众高密度的笑声,为他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到了2012年,最火的行业变成了手机,小米火了,苹果市值突破了5000亿美元。
罗永浩认为什么三星、苹果、小米,做出来的手机都太智障了,于是他注销了他的“罗永浩和他们的朋友们教育有限科技公司”,转而进军手机行业,准备靠做手机交朋友。
四、成为大娱乐家
做手机的罗永浩是他演艺事业发展最快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罗永浩,将其语言天赋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了东半球最懂吹牛的男人、情怀贩卖机、打脸界的扛把子。
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因此当罗永浩在课堂上一本正经地说“我是一个诗人”的时候底下学生都会哈哈大笑。
做手机时,罗永浩更是利用了这一点,将其在吹牛领域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出了一系列贾跃亭看了都要流泪的名言:
“我们做两到三代产品之后,灭掉苹果是没有问题,只要我们做成功了两款产品,第三款产品一定是去北美卖的,我不满足在中国做一个企业,没什么大意思。”
罗永浩的万字求职信吐槽新东方的老师不好;在演讲时他吐槽新东方的风气不好;
当他开始做手机,也不忘嘲讽一下自己的竞争对手,利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来衬托自己的厉害:
“我的rom发布后,同行们会连夜紧急开会,‘为什么我们养了这么多贵得要死的笨蛋,竟然干不过一个高中辍学的民办英语教师?!’”
“我认为智能手机这个领域里全是笨蛋(乔去世后),我的胜算简直不能更大了。”
最近很火的自媒体人半佛老师有句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一个每天都在镜子前给自己磕头的硬核男人。”
但面对罗老师,他还是低下了自己高昂的头颅:
“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企业家[酷],今天醒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害羞]:
老罗,为什么你昨晚要为了苹果明显的走下坡感到高兴?
别人走下坡的时候你把这件事做成了当然也很好,但别人仍然维持水准的时候你把这事儿做成了不是更帅吗?
你昨晚高兴成那个逼样儿,有劲吗?”
虽然从日后的复盘来看,罗永浩做英语老师、办网站、做培训,似乎都并不出于热爱,只不过刚好那个时代这个行业的利润丰厚,前景广阔。
但是罗永浩有一种将贪财转化成情怀的能力:
“放心,手机进展很顺利,胜利的结局完全没有悬念,如果不是热爱做这个,早就受不了这么不刺激的创业了。”
“做手机不赚钱,只是为了交个朋友。”
“上台的时候刚才我忍不住想讲一段话,如果有一天我们卖了几百万台几千万台,傻逼都在用我们的手机,你要知道这是给你们做的。”
大部分明眼人都能预判到罗永浩吹下的牛皮是会破的。
是罗老师强行让每个不懂商业的普通人被迫成为商界的大预言家。
除此之外,罗永浩还靠着当众打脸这一招,将影视与现实相结合,甘愿当大家的孙子。
2014年5月,罗永浩在锤子Smartisan T1手机发布会上说:“锤子手机如果低于2500元,我是你孙子。我特别反感有的手机厂商在上市时定一个高价,之后又很快降价的做法。”
从2014年10月27日开始,锤子Smartisan T1手机从发布时的3000元直降至1980元。
罗永浩的话:“体面的企业不会用X99这种定价方式拿消费者当傻X。”
现实:坚果手机发布时,定价899元起。
罗永浩的话:“水粉色系列就是臭土鳖喜欢的颜色。”
现实:坚果手机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配色全是粉嫩系。
做手机的罗永浩,积累了大量爱他并愿意为他花200元去鸟巢听他新品发布会的死忠粉,和一批讨厌他,编各种段子黑他忠诚度比死忠粉还高的黑粉。
这些段子,被罗永浩拿出来在新品发布会上自黑,喜剧效果炸裂:
说一个最短的IT业笑话:罗永浩;
怎么评价罗永浩会被钉在中国IT的耻辱柱上这个观点?
“这是耻辱柱的耻辱。”
最令人捧腹的是锤子客服和客户之间的下面这段对话:
简而言之,用户给罗永浩取了个新外号:龙哥。
因为罗永浩吹牛炒作程度和罗玉凤凤姐差不多,江湖人称罗玉龙,龙哥。
2019年,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彻底凉凉,他因为欠供应商的钱被限制高消费。
此后,罗永浩又表示要做电子烟,结果国家出台电子烟网售禁令,罗永浩再次凉凉。
电子烟凉凉后,罗老师被江湖人称产业界的冥灯。
持续收获龙哥新外号ing......
五、伪理想主义的代言人
2019年,是电商直播爆炸式发展的一年,罗永浩看准时机于次年入场。
直播卖货这个行业,最主要的竞争力在于主播能否给客户带去全网最低价。
其次,在于主播对产品的熟悉程度以及口才、感染力、在线时长等等。
在这个行业混得好的,如薇娅、李佳琦都有深厚的积淀,薇娅在做主播之前先是线下卖衣服,然后又线上开淘宝店;李佳琦在做主播之前就是导购,会为顾客试口红。
罗永浩做主播,去看他的人们其实都是想去听他讲单口相声的,但他这次的角色却是一名带货主播。
既然做带货主播,你该为你的核心竞争力负责:为用户提供全网最低价的商品。
但罗永浩卖的东西,普遍比市面上贵:
对于产品的熟悉程度方面罗永浩也十分不专业,他甚至叫错了产品的名字。
贵又如何?照样给你卖出去!
罗老师作为直播界的新人,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
罗永浩在锤子手机被卖给字节跳动时曾称自己会卖艺还债。
面对众人的嘲讽,他特地对那些嘲讽他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人混得其实没他好。
有部分自媒体作者蹭罗永浩热点时用了一个很神奇的切入点:
你瞧他已经48岁了,还要出来直播带货,多惨,作为一个成年人,赚点钱不容易。
罗永浩一点都不惨!
罗永浩虽然贵为产业冥灯,但作为中国第一批网红,罗老师身上的娱乐属性和流量一直在增强中,他已经成功从一个企业家转型为娱乐艺人,成为大老板的商业代言人。
从英语老师到牛博网创始人,从励志相声演员到英语培训班老板,从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板成为另一家科技公司的工具人。
罗永浩一直向外界展示着自己的理想、情怀,但早在他说自己最讨厌英语和老师但听到百万年薪后就决定做英语老师的那刻起,他的人生已经注定要单纯地围绕着钱转悠。
罗永浩三年级的那个下午,他吐槽别的小朋友都在撒谎,因为没有风,红旗怎么可能“飘扬”。
如果用反证法,有没有可能存在一个时刻,恰好有风,又被别的小朋友看到了?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要想证明天空完全没有风且红旗一直没有飘,唯一的方法是眼睛一直盯着红旗看一个下午。
我认为三分钟热度的罗永浩不可能这样做!
即便你想避免说假话也可以选择不用“耷拉”这种带着侮辱性的词,可以用“悬挂”来坚守你的立场。
罗永浩的理想主义并不理想,更多的是一厢情愿。
他讨厌新东方的老师用苦情故事博取同学的眼泪,但自己却又用各种段子来哗众取宠,做手机后更是化身为罗玉龙强行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罗永浩自打步入社会后都在盲目地追逐着金钱,哪一行赚钱做哪一行,做一行失败了再换一行。
2020年了,新东方依然是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小米的生意越做越大,苹果依然是手机行业的老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巨头字节跳动收购了锤子科技......
而罗永浩,在这波云诡谲的商业战场中,却已经从一个下棋的人变成了棋子。
罗永浩绝不是一个失败的人,但他也绝对无法成为理想主义的代言人。
那个在昏黄灯光下低头表达工匠精神的形象,那个手握锤子孤身一人想要战胜全世界的形象,已经朝着夕阳渐行渐远......
像极了进入社会后为了生活盲目奔波的你我他。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