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在快递车上、写字楼派发的传单上、甚至是电线杆上看到“代理记账”的广告。大多数时候,这些广告以极低的价格作为宣传噱头引人注意。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概有个体户和小微企业过亿家。这些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组织简单、甚至制度都不健全。
《会计法》第36条明确规定:“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财务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相关人才的工资都不低。如果公司聘请一个专业的财务人员,一年至少要支出近10万元的成本,到现在,我们还在选择代理记账。”
一家从事制造的企业对记者表示。
代理记账行业有些机构,不是把产品做好,而是把价格做低。很多小微企业都是这样,得点儿小便宜就沾沾自喜,不知不觉之后自己就给自己埋下了风险。结果得不偿失。
价格做烂了,市场做坏了,当然可以回复到原来的层次。但是,这个修复的过程会很漫长,甚至需要付出死掉一批的代价。
有时候,甚至会让一个品种彻底消失。新生的力量不是来自于飞蛾扑火般的不怕死者,而是来自于反其道而行之、坚守自己品质定位和价格定位的执着者。
价格适当做低有利于产业化,规模化,但价格过低过滥,不折手段,就扼杀了产业。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
现在的市场,你去走一圈,你会发现,越来越多不专业的“新人”挤了进来。比如一个代账公司员工,他只会做代账,他离职后另起炉灶,又开了一家代账公司,招聘人员,然后他的员工再重复他的路子。
同时,还有的上市企业受到了资金和业绩的双重压力,急于寻找业务突破口,也进入了代理记账行业。所以,代账公司和从业者越来越多,但代账的质量却令人担忧。还有一批外来者是携带互联网基因的。
最近今年,一大批以“互联网+”为噱头的代理记账公司出现。但尴尬的是,以“互联网+”为噱头杀入代理记账行业的企业普遍水土不服、虎头蛇尾。代理记账严重过剩,价格一家比一家低,哪个产品赚钱,大家就一窝蜂做哪个产品,哪个款式卖得好,大家都仿照该款式来做,同样一个代账,从9.9元到几百元都有,从字面上根本看不出差别!
客户只看表面,感觉差得不太多,事实上,在看不见的地方,差距甚大!但是客户不知道呀,他们盯着便宜的买,劣币驱逐良币,慢慢好的商品为了生存,也开始降价了!
所以,这真是一个做死的时代!为了让自己活,所以不想让大家活!结果是,大家都没得活!价格做滥了还能做好么?八成预后不良。就像土地被污染之后,你能指望粮食不受污染么?这同样是白日梦!
土地被污染了,至少要荒几年。让荒草疯长,把所有污染物质全部净化,恢复土地本来的纯净,然后才可以种庄稼。只是,这颗粒无收的几年,有很多人是熬不下去的,要么饿死,要么辗转流徙。这就是为什么细分品类一开始很有生命力,也有不少人依靠细分品类赚钱,后来大部分企业覆灭的原因!
行业确实需要恢复商业理性,不要那么多不顾一切的疯狂!
价格是把双刃剑,可以伤人,也可以伤己。非理性的价格战,通常等于同归于尽。行业做到无钱可挣那一天,就离做死不远了。
我们非常欣赏那些始终坚持自己做细分代理记账的机构,无论是品牌定位、品质定位还是价格定位,他们才是行业的脊梁,才是行业的未来和行业的希望,才是值得尊敬的代理记账。也是未来的趋势。始终如一坚持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企业,自始至终有自己底线的代理记账。它的存在,是行业的幸事,是社会的幸事,也是自己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