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市质监局德城分局对全区食品、药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的商品条码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涉及120余家单位的300余种产品。检查发现,市场上冒用、伪造条码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保健品行业问题较为严重。
据了解,此次共检查商店超市40余家、药店30余家、化妆品店10余家、美容美发店40余家,涉及产(商)品300余批次。检查发现,市场上冒用、伪造条码现象比较突出,全区约两成的零售企业销售商品存在冒用、伪造条码行为,有些商品条码已过期未续展,或已注销却仍在商品上非法使用。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保健产品。目前,该局已经责令相关单位将查获的伪造、冒用商品条码的商品全部下架,相关零售企业已被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罚。
据执法人员介绍,商品条码对于商品而言,就像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当一个商品出现不合格现象,通过统一商品条码可以找到生产商品的厂商。如果消费者购买了冒用或伪造商品条码的商品,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证。
“目前,相当比例的商家辨别商品条码的意识淡薄,进货时对商品条码不进行查验。很多消费者遇到此种情况也不知道怎样维权。”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消费者发现此种情况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同时零售企业主进货时应加强商品条码的鉴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