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正在云南考察的总书记19日下午来到和顺古镇,了解丝绸古道交往、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
总书记19日下午前往腾冲和顺古镇考察调研。他沿着古镇小巷步行,和沿途的游客、村民亲切地打招呼。有个游客问:彭妈妈来了吗?总书记回答说:“她没来,快过年了她在家里忙。”古镇上笑声阵阵。
和顺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现称和顺镇。明洪武年间,来自湖南、四川军屯的将士在这里生根开花。清朝中叶,和顺人沿着南方丝绸之路“走夷方”闯荡,造就了一批极负盛名的跨国商号、文化名人,和顺古镇成了云南的一颗明珠。
600多年间,各种外来文化在和顺古镇交融,镇虽小,却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人不多,还有大半居留在世界各地。在这里,文化有着包容性和多元性。既可以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能欣赏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身影,还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此外,这里还形成了大量诗词、牌匾、对联、著作,养育了缅甸四朝国师尹蓉、教育家寸树声、华侨领袖寸如东、哲学家艾思奇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但是,抗日战争之后,随着南方丝绸之路的阻断和战争的破坏,古镇逐渐没落。曾经辉煌一时的和顺变得沉寂了。
此后,和顺古镇的发展与国内很多古镇类似,“前人盖得起,后人修不起”的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柏联集团进入和顺古镇,与腾冲市政府签订了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顺景区40年的协议,对和顺古镇进行整体打造。确立了“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的开发模式,对古镇文化进行挖掘、浮现,对古建筑进行修旧复旧,恢复原貌,通过开展历史遗迹、建筑、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宗教以及手工艺、非物质文化体验等文化旅游,让游客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