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2020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终期考核年,为了切实提高主要河道、沟渠水质和防洪能力,减轻农业生产洪涝灾害的成灾率,建立水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我镇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碧水保卫目标,坚持做到“四个到位”,深入开展“六大行动”,及时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打好碧水保卫战。
以压实责任为抓手,齐抓共管,形成管护强大合力
一是组织部署到位。镇领导亲自部署水环境整治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责任落实到人,紧扣时间节点,对标自查、整改落实全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全面排查到位。重点围绕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地、重要河流湖泊等核心区域,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方法,进行全方位、地毯式大排查。排查出生活污水直排口257个,养殖场直排口3个,发现问题61条。
三是整改落实到位。以“不检查决不放过、不查清决不放过、不处理决不放过、不整改决不放过、不落实决不放过”五个决不放过为原则,全力落实抓整改。对于即知即改点位,现场交办,立行整改。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点位,督查组将问题现场拍照或拍摄,分类汇总,建立隐患问题档案,并第一时间进行督促整改。
四是宣传发动到位。充分借助各种宣传平台、宣传渠道和宣传媒介,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社会宣传动员,共同参与治水护水,在河道显要位置树立“河长”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
以优化面貌为方向,清洁家河,扩大河道整治实效
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河道、排渠清淤除障工作。镇机关支部率先带头组织党员60余名对东干渠(扯米庄段)进行河道清淤。
17个村(社区)组织村组干部、志愿者等对辖区匡郎河、东干渠、肠子河等辖区河道开展清淤除障志愿活动。活动共出动1380余人次,完成河道清淤27270米,清运河道垃圾697余吨,清除围垦面积9163平方米(含堆放、围垦),清理河道淤泥915立方米,使用挖机20余台次协助作业。本次清淤除障工作将持续进行,力争在汛期来临前做好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
以源头治理为根本,水岸同治,织密水域污染防线
一是用看得见的手抓好污染治理。按照每3千米河道2人或3人标准配备河道保洁员,全镇17个村委会共配备河道保洁员61人,全天对河道进行保洁,同时对河道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打扫,确保河面及河岸干净整洁。在阿古龙段闸上口顺流左岸建设垃圾自动打捞设备1套,确保肠子河垃圾不再汇入牛栏江。在小街鸡街大闸处建设1套自动吸污泵及配套污水收集设施,将东干渠的生活污水抽入已经建成的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匡郎河,最后汇入牛栏江。
二是用看不见的手严堵源头污染。封堵沿河的企业生活污水直排口85个,对沿河直排河道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梳理排查沿河道“五小”企业,摸清企业数量、规模、位置、环保处理能力等情况,参照嵩明县环境保护分类分级监管实施方案,全部纳入最严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出台垃圾清运收集实施办法,实现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坚决关闭了垃圾填埋场,取缔农村垃圾池24个,改为垃圾收集桶,每户配备1只垃圾桶,每70户配备1名保洁员、垃圾转运员,配备简易垃圾转运车1辆,确保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全覆盖。严格执行《牛栏江保护条例》,拆除牛栏江顺流左岸大桥段大棚20亩,实施生态替代种植1.5公里。在东干渠、牛栏江、肠子河、果马河等河岸边种植以桃树、梨树、桑树与樱花等为主的景观树8480余株。
以示范引领为引擎,整合资源,打造生态河湖标杆
大力推进控肥减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现已建设牛栏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工程积德生态湿地公园1个,投资438万元,占地面积53亩,建设完成氧化塘2个、水窖40座、生态塘60个。
积极针对“问题水塘”进行治理,实施了河塘清淤等工程,将过去的环境脏乱差进行了清理,在河塘清淤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理,以水为中心建设公园广场,投入600余万元建设了积德村委会民族团结广场及生态湿地,使“垃圾塘”变身“闪亮名片”,整个湿地公园及广场融荷塘、栈道、步道等设施于一体,集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身,既有城市的记忆,又有生活的舞台,成为居民饭后最喜欢的休闲地之一。
河流如同城市的血液,赋予城市生机与活力, 小街镇正在通过精细化的治理, 在着力解决岸上根本问题的同时,全面提升河道综合环境, 向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