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林善福:在沙漠里修出湿地的人

在硕大的沙漠里,你能看到一块块绿色的湿地,里面有水、有树,还有其他植物……而路网纵横又将一块块湿地分割开来,这些湿地就像江南水乡,呈现出无限生机……

在林善福的创业故事中,这是一幅最新完成的作品,这个位于新疆阿克苏的项目,目前才刚刚开始,总的湿地面积将达到50平方公里,这里有红柳、芦苇等丰富的植物。这一片沙漠,将变成美丽的湿地绿洲。

<1> 背着毛主席语录长大的人

林善福是一个有许多故事的温州乐清人,出生于1954年的他是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会背毛主席语录是像征着文化人身份的事情,因此,林善福能背出100多条毛主席语录,由此足见他十分聪明。

在那个又红又专的年代,参军也是让人引以为豪的事情,因此年轻优秀的他也很快就当了兵,而且在部队里干的还是鱼雷、导弹的事。在部队不久他就当上了领导,官虽不大,但多少也是国家军队的干部了。再后来他转业,又到地方武装部当起了领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地方上许多企业都做起了边贸,而他的工作也服务于这些企业,为此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他走遍了45个国家,眼界得到了极大的拓宽。

<2> 在云南多地从事环境修复

为了实现自己的商人梦想,在1990年,他停薪留职下海了,因为云南处于边贸地区,想做边贸的他就来到了昆明。经过一番折腾,他的边贸生意并没有做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正赶上昆明举办世博会,许多绿化工程上马,于是他抓住机遇,干起了绿化工程,并在2001年参与了嵩待高速公路的绿化工程,还有其他云南高速公路的绿化等,此外还参与了昆明动物园等环境的改造。

 △大理西湖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与此同时,云南的许多河道治理工作也展开了,看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林善福于2000年6月成立了云南长江绿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综合性生态环保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以后,在2005年,他们公司就投到了大理洱海的湖滨湿地治理中,将原本一些劣五类水质转化成了三类水。他们公司,是云南第一家从事环境修复的非公企业,也曾参与到云南文山的水源治理中。

<3> 重视科研成果拥有多项专利

“我们公司有许多专利技术,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林善福介绍,到现在为止,他们公司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深耕了18年,并在2015年成功挂牌新三板(创新层)。十几年来,他们公司探索出一套以湿地湖泊流域治理、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建设、市政公用工程、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喷泉景观设计施工等生态环境项目为业务载体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河南安阳市人民广场大型音乐喷泉工程

林善福也很重视公司科研技术力量,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市政、村落污水处理技术:MBR膜处理技术、模块化分层生物滴滤池、土壤净化槽;河道、湖泊、湿地水污染处理技术:库塘湿地系统、河道原位处理技术、河道异位处理技术、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缓冲带截污技术;同时提出了智慧监测运营模式,运用智能化监测芯片、APP监测,引用报警系统,实施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实现“数字流域”。

他们公司还从2005年起参与洱海水污染整治相关工程项目,并与洱源县环境保护局共同编制了《洱海流域湿地保护标准体系》,与厦门大学共建“厦门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与中铁二院合作开发“低影响因子及生态恢复创新按术研究”,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白洋淀湖泊综合治珵技术研究”等。

<4> 在荒漠里修出绿色湿地

聊起目前的成就,林善福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为此,我们到新疆刚做一个叫阿克苏的项目,那儿不仅是沙漠,当我们找出地下水的时候,发现水是高硫、高盐的,不能饮用。于是我们就在这些水里种上了能适应这种水的红柳、芦苇等植物,将这些荒漠变成绿色的湿地。目前,已经做出效果的有2.5平方公里,全部完成时将有50平方公里。这可是一个不小的项目。”

林善福介绍,他们还依托“一带一路”走出了国门,目前他们公司还参与到老挝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治理及城乡产业的开发中,希望在国际市场上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说起做企业的感受,林善福总结了一个字:“难”。但是面对这个“难”字,他的做事风格是:低调、务实、执着、坚强。他说,唯有坚持才能取得一点点的成绩。“多年来,我们就是靠自己闯出一片天,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