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年底前,云南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

近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若干措施》,要求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紧扣“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目标要求,着力推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在全省范围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年底前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探索推进“一业一证”“一证准营”“一照多址”改革。

积极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推动实现“一个部门发照、所有部门流转”。

优化企业正常省内迁移服务,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企业迁移后其持有的有效许可证件不再重复办理。

进一步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打通市场监管、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海关等部门信息共享通道,进一步优化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持续提升办理破产质效,推动股权、知识产权登记系统向破产管理人开放,方便破产管理人依法清收查控相关财产。

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面向各类市场主体有违公平竞争问题的投诉举报和处理回应机制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情况。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聚焦民生领域,加大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执法。

扎实开展防疫物资、生活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直播平台、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要素市场等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加强违规涉企收费治理,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大力整治行政机关及其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乱收费行为,规范进出口环节、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行为,加强供电、供气等公共事业领域价格监管,严肃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机制,推动各有关部门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信息“应归尽归”。

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年底实现全省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加强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监管,对公众聚集场所、事故多发和问题反映集中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监督检查。

探索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对有不良信用记录、风险高的加大抽查力度,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可适当减少抽查。

完善信用约束和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和引导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主动改正违法行为,实施信用修复。推进“互联网+监管”,努力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提供优质高效的监管服务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积极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应用对接,做到市场监管便民服务事项“可上快上、应上尽上”。

全方位优化审批服务,实施“一企一证”和“告知承诺”。实施民用水表和燃气表出厂检定与首次强制检定“二检合一”改革,实施部分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试验认可医疗器械注册检验结果试点,取消重复试验。检验检测机构申请法定代表人等人员变更实行自我承诺。

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管理,开展部分低风险食品告知承诺制许可试点。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便利化改革。严格执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

全面提升登记注册窗口服务效率,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将涉及企业开办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在综合服务窗口实行统一收件、统一出件。

全面推行营业执照自助打印和免费邮寄送达服务,努力实现企业注册“一次不用跑”,知识产权业务“一网通办”。

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3年内培育5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引导20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培育5个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培育地理标志40件。

加强质量技术服务。3年内服务企业3000家以上、解决技术难题5000个以上,开放实验室20家以上。

围绕云南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在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地方标准制修订力度,新增地方标准200项以上。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