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昆明温州总商会常务副会长严美忠是从温州乐清大荆镇走出来的温州商人。15岁出来打工做生意,上世纪的1988年到昆明创立的昆明诺美特经贸有限公司现资产已数亿,是昆明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最近又当上了昆明市政协委员。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老总,一家个人独资公司,靠自己多年的单打独斗、辛勤打拼、艰难积累,是何等不容易。
了解严美忠不容易,走进严美忠、写出真实有特点的严美忠更不容易。
商海千变万化,在商海做生意,鸡有鸡路,鸭有鸭路,我自知自己的短板,别人在急抓挠挖的抓商机,而我在静观默想的看商机、等商机、做商机。看,不只是用眼睛,更多的是用脑子,不轻信别人,用自己独特的商业眼光看,用自己身体力行的商海经验体会。磨刀不误砍柴工。稳、准、狠、韧,看中了就做下去,别人一有风吹草动就转行脱手,而我看中了,认定了,就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工夫不负有心人,把钱赚在最后,笑在最后。
严美忠身上颇有几分传奇:宝善街,昆明商圈中心地带,紧挨步行街,寸土寸金,严美忠看中商机,2009年出3000万元开发建设了2700多平米的一栋古色古香三层木楼,20年的使用合同,现在4年过去了,仍没出手,每天有好多人找上门,要遇到别人,早就脱手坐收利润了,但严美忠说,不合适就不租,再等等看。这一等就是2年。这2年里外一盘算,他每月都至少少收几十万。两年就是300多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他不急,每天还是饭照吃,茶照饮,酒照喝,事照办,心平气和,沉得住气,稳住得身,临难不慌,大将风范。别人是在着急上火的抓,而他却在沉着冷静的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打无把握之战,抓不如等,动不如静,以逸待劳,相机而动,这就是严美忠的经商之道。
(点睛:这不仅让人想起动物世界中,那凶猛的老虎和迅捷的豹子,平时好像总在瞌睡打盹,深藏不露。可一旦看中目标后,便会飞身跃起,一招致胜。别看严美忠平时少言寡语,不善表达,其实他是在隐形匿迹,大智若愚,虎视眈眈,大手笔等待更大时机,后发制人。)
1988年漂泊了大半个中国的严美忠,天涯游子,栖身到了昆明。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和昆明人憨厚老实的人留住了他,更重要的是刚刚改革开放昆明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让这位商海漂泊的游子停下了游走的脚步。生意场上的起起落落,家庭分家的变故,一番反省思考,他得出:行不如坐,坐不如守。做生意赚钱和为人处世一样,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
(点睛:商海漂泊十几年,没有积累多少财富,但却痛定思疼,认识到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用自己的个性赚钱,这是严美忠最大的收获)他开始是从做布料,继而经营服装百货生意,落脚昆明后,用身上仅有的50元钱,在青年路摆摊卖小百货艰苦干了一年,小有积累,他又转战到了小西门,在小西门租了一个只有5平米左右的小铁棚,出租者每月要300元。怎么办?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严美忠灵机一动,与出租者达成这样的协议:每月300元没问题,但一下拿不出来,我一天付你一次,按天附租金,并且外加抽烟请客吃饭。出租者知道他为人厚道讲信誉,为他的诚心所感动,答应了。
为何他要这样?当时的小西门东接昆明主干道繁华武成路,南连热闹东风路,西通繁忙的大观路。这里原有昆明六七十年代著名的东风商场,更有闻名西南的云南艺术剧院,商业文化味道十分浓厚。这里自古就是昆明的商业风水宝地。善于思,敏与行严美忠看中了这一点。
转眼间到了1991年,严美忠早起晚归,冬天冬装外套,夏天衬衣鞋帽,雨天雨伞,晴天阳伞,几年下来有了些积累。为了扩大经营,他以每月600元的价格租了大约10平米一个摊位,谁想,但它刚想开业,就有几位熟人求他说,有一批服装要急于于出货,不然资金挤压,要倒闭了,要严无论如何帮帮忙,把此摊位转租给他,并且出价1000元不讲价。帮朋友的忙,义不容辞。但聪明的严美忠意识到,商机来了:自古坐商做生意,第一是位置,第二还是位置。军事上占据有利地形就能攻能守,摊位就是钱位,位置对商人的重要性不言而语。何不利用手中的积累来做商铺摊位转租呢?
(点睛:这是严美忠经商经历中关键的转折点。)
昆明小西门商机无限,严美忠决从在小西门做起,严美忠想到做到,成立了昆明诺美特经贸有限公司,打了两个漂亮仗。
首先开辟小西门客运站街面的美中发第一商场,经过简单装修后,自己先经营多年来服装百货生意的老本行生意。地理位置特殊,开张生意就很顺利,经营状况日益见好,一年下来,颇有盈利,凭着对昆明商情的不断熟知和生意上的顺当,仅仅几年不到的时间,小西门服装百货生意火起来了,于是于是严美忠一边做自己的老本行,一边把手中的租来商铺往外租,地段火爆,租金上涨,美中发商场接二连三的相继开张,诺美特的发展扶摇直上,严美忠生意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一次生意的成功尝试,大大坚定了严美忠大胆开拓投资创业的决心。接下来,1996年,严美忠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研究,运用自己的商业智慧、独特的灵感,认准了小西门人行天桥南的阿宝酒店这个地段。因为阿宝酒店经营长时间处于客源不饱和的亏损状况,严美忠决心投资改行做鞋类、服装百货生意,结果商业洽谈双方一拍即合。原酒店的临街铺面经过通敞改变装修后,来往东风路、人民路以及大观商场进出的客户争相惠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改变后的这一连串商铺,以多而全的中高档百货花色品种,价格的实惠和优质的服务更是笑迎八方客人,形成了小西门又一道亮丽的商业风景线。
(点睛:严美忠的大智慧,就在于其能主动创造商机,炒热地盘,引领一方消费,放水养鱼,从中取得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一个个美中发商场的接连开拓到综合联营商铺的经营成功,诺美特在严美忠精心创业下历经十八载春秋,终于发展成现今云南、安徽、四川、南充都有投资点,商业铺面不断增多,资产逐步上升,发展不断壮大的诺美特实力企业。
(点睛:纵观严美忠的经商经历,大致可以分为起步、积累、发展、跨越四个阶段。在起步和积累阶段是艰难的,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严美忠来说,走了差不多十年,但一旦醒悟,便是成功的开始。有人说经商成功凭的是际遇和机会。这种固然说法不错。但归根结底,从深层讲,经商成功与否,说到底是性格。)
追根溯源,严美忠的韧搏商海性格来自哪里?少年的严美忠家有6个兄弟姐妹,生活负担较重, 15岁的他没上几年学,就开始走上了独立生活闯社会的道路。他放过牛、烧过窑、摆过摊,挎背包走南闯北。严美忠家祖传经商,耳濡目染,从爷爷手里就是做牛羊生意的。从集上买回活牛羊后,不会马上转手卖掉,而是在家养一段时间,让牛羊快速增瞟,再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会卖出更高的价格,一本万利。这也许就是严美忠的经商启蒙。一处店铺、一个摊位盘下了,不着急出售,而是看中商机,稍加装修,创造商机,等待时机,然后再转手出租,获得盈利。
(点睛:父辈贩牛羊,美忠盘商铺,祖传经商之道深深影响着严美忠。这就是他总能在波诡云谲的商海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一路跨越式发展,走到现在深层原因。作为商人,他身上有着千千万万个温商勤劳勇敢,不怕吃苦,勤于思、敏于行的共同特点,但同时又有自己独立特性的商道。)
雪中送炭的公益事业
严美忠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事迹在昆明市温州商会是出了名的。
有这样一个评价:他不是在滇12万温商中最富有的,但却是回报社会捐款较多的企业家之一,他是扶贫济困的杰出者和佼佼者,这是在滇的温州商人都承认的。
有这样一串数字:据初步统计,严美忠这些年用在慈善事业上的资金高达600多万元。2007年2月11日他出20万元赞助昆明市寻甸县联合乡中学建盖图书楼;2006年桑美台风肆虐我国沿海时,他以昆明温州总商会执行副会长的身份,积极筹措资金,带着总商会10万元救灾款奔赴浙江省温州苍南救急。2009年他参与了东川红土地23位贫困大学生一对一的捐资助学,每位学生每学年捐助1.9万元;2010年云南逢百年不遇旱灾,他个人捐款5万元,并随温州送水团将2000箱矿泉水、1000袋大米送到禄劝县灾区;2010年昆明温州总商会组织爱心捐款,他个人捐款15万元,并发起爱心捐赠,筹措。
有这样一些口碑:事业有成以后,更是不忘家乡父老和亲人的养育之情,经常关注家乡的发展,出资参与家乡的道路、绿化、桥梁建设等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生和解困朋友乡里。多年来,他对社会公益事业充满爱心,曾先后参与云南省腾冲、寻甸、东川,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等地捐资助学
有这样一种说法:严美忠说:虽然我现在富裕了,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政协委员、企业家,我不能忘记生我养我的家乡父老以及让我创业成功的昆明人。我也是从小吃苦长大的,我知道贫苦的难处,一分钱恨不得掰开花。我一个人富裕了不算富裕,大家都富裕了才叫富裕。我现在做的只是表达我个人对家乡和第二故乡的感激之情,在今后的道路上我要更加努力资助更多的贫困群众,扶贫助困,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有这么一段故事:王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生。现在昆明市国家安全局的工作人员。2009年王永以高分被公安大学录取时,全家人又喜又忧,喜的是孩子考上了北京的公安大学,忧的是的是家里实在凑不起学费。经过昆明电视台《街头巷尾》栏目的牵线搭桥,严美忠参加了东川红土地镇对贫困大学生一对一的捐资助学活动,但他看到23位贫困大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时,他和另一位捐助者,慷慨解囊,给每位学生每学年捐助1.9万元。王永是受助者之一,上大学后,王永时刻不忘感恩,他刻苦学习,大学四年,在校期间就通过了律考,担任了班干部。不仅如此,还和同学们一起到河南一所贫困小学支教,担任志愿者。随后,王永又担任了国庆60周年在天安门的安保任务,有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安全的警卫工作,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说起这,这位在安全岗位上年轻有为的战士说,我知道,我上大学是受严总这样的爱心人士捐助的,马有垂缰之义,人有感恩之心。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四年学习的动力,也是我当志愿者义务支教和参加国庆60周年和上海世博会为了对当年像严总、昆明电视台及社会关心支持我的人的真情回报。是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现在我要尽我所能,回馈社会。王永告诉我,他现在有了工资,把家里人接了出来在北郊农大附近开了一间招待所,家里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而且他还说,他已经成为他们家族的骄傲,周围的亲戚朋友弟妹都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点睛:也就是说,严美忠对慈善事业的阐述,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产生了看得见、摸的着的社会效益或社会影响。)
当了市政协委员意味什么?要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方面意味着社会对自己的承认和肯定,从这个角度说,这是一种荣誉;另一方面政协委员就是要代表大家的心声,把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反映给政府,同政府协商,共同搞好社会管理。这就是说,当了政协委员就不能只是关心自己的企业这一亩三分地,而是要关心国计民生的事严美忠心系民生的委员担当
2010年严美忠加入中国共产党,通过界别推荐,经过内部反复协商,中共昆明市委审查通过后,严美忠被昆明经济界推荐成政协委员。
如何当好一名政协委员呢?严美忠明白:一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好忠实代言人,不负界别委托,群众的期望,增强责任感,保持原有的作风参政议政;二要加强学习,当好学习型委员;三是要增强委员意识,发挥界别作用。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负更多的责,做个更多的事。
那么,如何关心大局,围绕中心,选择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间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又如何主动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呼声,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呢?如何抓住社会经济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以解剖,促其解决呢?
严美忠是经济界别的企业家。他把目光投向了经济形势,投向了最大民生的民生工程就业。他了解到一方面企业叫苦不迭,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招进来的人又很不稳定,企业用人的成本不断上涨提高,普遍存在招工难,留人难。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又东山望着西山高,找不到工作就不了业,存在就业难。他做了个调查:据不完全初步统计,2012年昆明地区大中专毕业生不下12万,但能实现一次性就业的毕业生大约只有60%左右。也就是说,光2012年就还有近5万名学生不能实现即时就业,闲散于社会。而在已就业的大学生中,却有不到30%的人,由于缺乏职业化意识,不爱岗敬业,不安心本职工作,在单位不到一年就跳槽,对企业造成损失。于是形成了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的人数规模在不断增加,而就业率却连年持续下滑,形成了学生就业难、公司招工难、企业留人难,令人匪夷所思的三难怪现象。(点睛:这个提案提得好,非常重要及时。它抓住了社会经济中的热点,抓住了政府工作中的难点,抓住了民生工程的重点,同时又指出了就业教育的盲点。)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从大的方面讲,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及经济结构调整因素影响,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出现总量和结构双重的失衡。但我们能不能有所作为呢?大量毕业生由于缺乏对企业、社会的了解,心态浮躁,期望值过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对竞争就业的认知,就业目标模糊,在就业、创业中存在很多盲区、误区,走出校门之后都是两眼一摸黑,得不到社会认可,找不到与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怎么办?严美忠通过一番思考,提出了应对思路:职业化教育是化解这一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新思路、新途径。他建议把职业化教育提前引入大中专学校课堂,作为学生一门必修课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其一,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前系统开展职业化教育的培训,既可以让学生初步认知企业,认知社会,了解职场与竞争,学习和必要的专门训练,基本掌握职业化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职业化水平,同时,又利于自身职业化水平提高,职业道德的形成,以最终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其二,职业化的教学任务交给专业机构来做,上课指导教师从不同行业一线企业聘任。从职业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地进行职业化教育培训,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职业意识的有效教育培训,有的放矢,与企业无缝对接,与社会有效对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从而向企业量身定做更多的优质人才,稳定员工,减少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用人自由,通过职业化教育,也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考虑,通过个性及共性的培训,为教育改革探新路,为企业输送急需的人才、节约管理成本,为学生个人成长提供帮助,为社会稳定做贡献。严美忠最终写成了《关于把职业化教育提前引入大中专学校课堂的建议》的提案。他的建议引起了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从实力温商到慈善捐助,从慈善捐助到政协委员,严美忠视野更广了,实力更强了,事业更大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新台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