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郭振宇:“海归”领军民企的精彩传奇
改革开放30年,风起云涌间,浪淘尽,幻化、造就出了无数令世人嗟叹的风云人物。他是一名功成名就的“海归”,读着他的背景资料多少有些让人感到眩目:23岁获硕士学位;30岁获博士学位;32岁成为博士后;38岁晋升为美国终身教授;39岁时他毅然放弃海外打拼15年获得的巨大成功,华丽转身欣然受聘出任云南滇虹药业CEO。从此,“海归”领军下的民营企业开始了一段发展迅猛的精彩传奇。
郭振宇1963年出生于昆明,是土生土长的红土地的儿子。虽然生长在“文革”年代,但生性好学的他,在国家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一举考上了云南大学无线电系,正确把握了人生的第一个机会。此后直到1995年,郭振宇先后获得云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理学硕士学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后转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
2002年,郭振宇回到昆明。偶然的机会接触了滇虹药业,从此结缘。那时,滇虹已发展成为云南省制药行业前五强,受制于市场环境变化、营销模式陈旧和产品单一的困惑,公司遭遇民营企业发展瓶颈,发展速度放缓。最终,他放下了已是美国终身教授的身价,转身回到了那片生他养他的家乡热土,欣然受聘出任滇虹药业CEO。
品牌导向的营销模式逐步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滇虹销售额达到2.7亿元,比之前增长了8000万元。骄人的业绩令业界刮目相看。
接下来,郭振宇进一步着手进行营销渠道整合,把原有的1万余家经销商精简至不到400家,二级分销网络的垂直构架得以成型,并实现了97%以上的经销商现款交易,杜绝了大量拖欠款产生,保证了企业正常发展通道顺畅。此后,随着信息化办公的导入,公司各个业务的处理流程得到规范和加强,全国各办事处在相同业务上的处理模式趋于统一,管理效率大幅提高。2004年滇虹销售额从2.7亿元飙升至3.4亿元。其在云南省内的行业排名,也从第五位攀升到了第三位。销售业绩的迅猛增长,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使滇虹药业稳步跨进了现代化制药企业的行列。如今“海归”CEO郭振宇带领的滇虹团队已经成功地驶上了企业发展的快车道,年销售额悠然跨越了6亿关口,并连年纳税额超过5000万,在郭振宇领军滇虹的近6年时间里,已累计纳税近3亿元。
2006年1月,继“红塔山”、“红河”、“云烟”、“云南白药之后,深受市场欢迎的滇虹药业“康王”商标成为云南省第5个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随着“康王”品牌声名鹊起,企业销售更入佳境。但是,仿冒与造假却接踵而至,这让郭振宇伤透了脑筋。为保全“康王”品牌,滇虹走上了漫漫打假路,这损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收效甚微,有时不得不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诉讼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前将很大精力放在打假上,现在觉得应该推陈出新,进一步加大强化和保护自己品牌的力度。”郭振宇表示,2008年是滇虹药业奋起前追的冲刺年,而2009年将是大展宏图的提升年。滇虹将在继续强化自主品牌“康王——中国药物去屑第一品牌”及产品质量上下工夫。郭振宇说:“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换言之,也是品牌的竞争。”他透露,伴随滇虹实力的不断增强,滇虹将不断投入,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品牌内涵,用品牌决胜未来。
近年来,伴随着企业成长,郭振宇常感社会责任重大,他倡导诚信经营、倡导把纳税和解决就业作为衡量民企实力与良知的标尺。并多次参与慈善活动,捐资、捐物、捐药品等。滇虹曾被全国工商联和国税总局评为“诚信纳税”企业,被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工商联评为“双爱双评”先进企业。
如今,领军滇虹风雨兼程一路走来,郭振宇感慨万千,他说,他将一如既往带领滇虹继续前行。他说,他感到庆幸的是,用心血培育了滇虹的同时,也用勤奋与智慧将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写成了一段精彩的传奇。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